李恪也不知怎么,站在山脚处向上眺望之时,感觉山路奇陡无比,似乎此间奇险峻丽,令人看在眼中不禁望而生畏。
但他跟随在刘长安身后,一路朝着山上走去之时,却感觉山路并非难走。
仿佛弹指间的功夫,他便跟随刘长安来到山顶。
一路向前走了十余里路,只见一座大殿伫立在正中央。
李恪,杨仙儿,吴开天三人此生第一次看见俭军在咸阳城日月山中建造的这座大殿。
此殿与大唐皇宫自然不能比拟,但是比寻常的民间起义组织,却是真真正正的登峰造极。
在几名士兵的带领之下,刘长安一路大摇大摆走了进去。
三人紧紧跟随在刘长安身后,快步向内走着。
走进去之后,李恪赫然发现原来殿内多数建筑与构造都是通体漆黑,虽然大红蜡烛熊熊燃烧,但无论将目光放在哪里,眼前所见都是倍感压抑。
一连转过了两道冰冷墙壁,只听见阵阵争吵之声从里面传来。
刘长安此时倒吸一口凉气,连忙紧紧抓住前面那人的肩头,急声问道:“怎么回事?怎么听见教主与人争吵?”
那人连忙转过头来,望着刘长安说道:“怎么,刘将军还不知道今日大事?”
刘长安快速回头看了眼李恪,连忙摇头,示意不知。
那人满脸苦笑,只是说了句:“刘将军进去便是,进去之后你就知道了。”
刘长安大感无奈,只得是快速走进。
李恪等三人齐齐瞧见一名身形伟岸的中年男子高高在上,手中紧握一只酒壶,坐在宝座上冷冷地说道:“今日各位齐聚于此,我也不想多说什么,反正现如今又一场大战在即。”
“识相的,就赶紧把兵符交出来,我毕竟是咱们俭军之主,在成立俭军之前,我也是咱们教内的教主。”
李恪眼见场中情势甚为复杂,于是便连忙紧紧抓住站在他身前的刘长安问道:“刘将军,这都是什么人?”
刘长安此番带着李恪遥远前来,既然李恪都已问了,他便回答:“坐着说话的人,便是我们陛下,教主郑远和。”
“郑教主左手边的三个人,是我们俭军的三法王,分别是张不凡,齐鲁平,秦力。”
李恪恍然大悟一般的点了点头,又见这郑教主右手边坐着两个人,长相模样虽然英俊帅朗,但身上所穿与旁人一样,都是奇装异服。
李恪轻声问道:“郑教主的右手边呢?”
刘长安若有所思地道:“你是说郑教主右手边的那两位对吧?”
李恪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正是那二人。”
刘长安斩钉截铁地道:“并非旁人,正是我们俭军的二尊者。分别是朱左尊朱平,孔右尊孔安。”
刘长安介绍至此,李恪,杨仙儿,吴开天都已明白过来殿内所坐之人是谁了。
原来,今日天色尚且还未破晓之时,教主郑远和便已与俭军的三法王、二尊者聚在殿内相商大事。
李恪等人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吵成这副难分的样子,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这个道理就连三岁孩童都心知肚明,殿内的这几位俭军高层领导人员仍旧吵得喋喋不休,足以可见,众人是遇见大事了。
而且意见严重不合,似乎随时随刻都有可能一场恶战爆发。
李恪也纯属无奈,此番他跟随刘长安不远万里来到咸阳城日月山,倘若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卷进这场浩劫里。
刘长安眼见教主和三法王与二尊者一时间吵个不停,于是便站在门前不敢再往里面走。
教主郑远和分明都已经看见了刘长安,脸色一变正要说话,但坐在他身旁的三法王之一的张不凡此时却厉声喝道:“郑教主,想当初你成为教主之时,不过就只是个代理。”
“替代一下而已,反正前任教主下落不明,咱们教内不能群龙无首,这一点你心知肚明。”
“大家起初都是想着,等到找到前任教主之后,你便立即恢复原位,将教主之位让出来。”
“结果这么一找,便是十二年的时间过去!嘿嘿,你这教主坐的风光,我们这些老兄弟也没有什么话可说。”
郑远和听三法王之一的张不凡这么说,顿时“哼””的一声,道:“既然没什么话可说,还有什么可絮叨的?”
“咱们俭军在法度严明,眼看着又一场大战在即,诸位不将兵符交出来,却跑到我的面前争执不休,到底是什么意思?”
此时三法王之一的齐鲁平冷声一笑,说道:“那能是什么意思?方才张兄弟都已经把话说的很清楚了,郑教主,其实你原本也并非是咱们俭军正式的教主。”
“既然如此,你也是时候该退位让贤了,将原本的教主宝座让出来,让其他兄弟坐一坐。”
郑远和陡然之间神情一变,一把就将手中酒壶扔在地上,只听得“咔嚓”一声响,李恪眼睁睁瞧见郑远和双掌之中火光弥漫。
他整个人猛然从宝座上面站起身来,伸手指着齐鲁平厉声喝道:“当真大胆,你可知自己在说些什么!”
此话一出,三法王纷纷猛然窜了起来,齐齐将手伸出,同时指向郑远和的鼻子,异口同声道:“少来胡搅蛮缠,你也该让出教主宝座了!”
大概郑远和自己也没有想到,今日三法王居然破天荒一般的站在了一起,让自己将教主宝座让出。
要知道,这已经不是十二年前了。
当时俭军尚且还没有成立,而且教内风云变幻,谁也不知道最终群雄会走到哪里。
谁也不知道这一条未知的漫漫前路,最终究竟通往何处!
现如今俭军在天下九州里犹如平地一声雷,轰然而起。
与大唐朝廷正规军的几场大战之后,俭军已经彻底奠定了自己在天下九州之中的势力。
结果这时三法王跑过来,勒令郑远和将教主宝座让出,当真岂有此理!
此时,朱左尊朱平和孔右尊孔安眼见三法王已经当着他二人的面决心决意和郑远和翻脸了。